
#美洲瞭望台#擒牛网
根据欧洲航天局“哨兵-2C”卫星拍摄的图像,美国海军的军事力量已经实实在在地部署到了委内瑞拉的家门口。核心兵力是“硫磺岛”号两栖攻击舰和“格雷夫利”号驱逐舰,它们目前所处的位置,距离委内瑞拉重要的拉奥奇拉岛仅约200公里。这个距离在现代军事术语中,意味着已经进入了“直接作战范围”。拉奥奇拉岛并非普通岛屿,它是委内瑞拉关键的空军基地和雷达设施所在地,美舰如此逼近,其威慑和实战准备意味不言自明。

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
而这只是美军在此地区军事存在的冰山一角。“硫磺岛”号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移动作战平台,它搭载着海军陆战队第22远征队的1600多名士兵,以及AV-8B攻击机、AH-1Z攻击直升机、MV-22“鱼鹰”运输机等多种军机擒牛网,具备强大的两栖突击和空中打击能力。随行的还有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、另外5艘“阿利·伯克”级驱逐舰、攻击型核潜艇以及海岸警卫队舰艇等。这俨然是一个规模可观、功能齐全的两栖作战群。

更引人瞩目的是,五角大楼在10月24日宣布,正将最新的“福特”号航空母舰打击群部署到拉丁美洲周边水域。航母是一个国家海上力量的终极象征,其部署往往被视为应对高烈度冲突或执行重大战略任务的信号。《迈阿密先驱报》直接将这支航母打击群称为“最后阶段”行动的核心。回顾近几个月的动态,美军在加勒比海南部的部署是逐步升级的:8月开始大规模集结,9月向波多黎各增派F-35B隐形战机和MQ-9“死神”无人机,直至10月底航母出动。这一系列动作,勾勒出一条清晰的、不断强硬的军事路线。
美军大兵压境的直接影响,首先感受到了是委内瑞拉的近邻。位于委内瑞拉海岸附近的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,在10月31日做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决定:将其军队置于“一级警戒状态”,并命令所有人员返回基地,同时限制所有休假。

这一决定绝非空穴来风。法新社的报道指出,此次动员的直接背景,是美国对加勒比海和太平洋至少15艘涉嫌贩毒船只进行空袭,造成了62人死亡。如此激烈的军事行动擒牛网,发生在自家门口,特多政府感受到的安全压力可想而知。警戒命令在首都西班牙港引发了居民的恐慌,人们争相购买食品和燃料,这种场景通常只在面临重大危机或不确定性时才会出现。
特多政府的举动,是地区国家在面对大国博弈时脆弱性和担忧的缩影。一方面,它表示正与美国驻当地大使馆“保持积极联系”,试图获取信息、稳定局势;另一方面,又不得不采取最谨慎的防御姿态,以防突如其来的冲突殃及池鱼。

在军事部署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,外交辞令却呈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矛盾。美国总统特朗普在10月31日被记者问及是否正考虑对委内瑞拉境内目标发动袭击时,明确回答:“不。这不是真的。” 这一否认,与他政府下属的国防部门所展现出的咄咄逼人的军事姿态,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的批评则直指核心。他指责华盛顿的真实目的,是以打击贩毒为借口,强行推动委内瑞拉的“政权更迭”,最终目标是为了夺取该国庞大的石油储备。他将美国的行动定性为一场“全方位战争”。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,未来的走向充满了迷雾,但大致可以推演出几种可能性:

第一种是“高压威慑,以压促变”。这是目前看来可能性较大的一种。美国通过展示压倒性的军事力量,对委内瑞拉政府、军方乃至民众形成巨大的心理威慑,期望从内部引发分裂或变革,从而在不发动直接军事打击的情况下实现政治目标。特多等邻国的紧张,也是这种威慑策略产生的“溢出效应”。
第二种是“外科手术式打击”。如果威慑未能奏效,或者美国认为找到了足够的借口(如所谓的“毒品恐怖主义”证据),可能会对委内瑞拉的特定军事设施、政府目标发起有限度的精确打击。这种行动规模可控,但风险在于可能迅速升级为更大规模的冲突,并且其合法性和道义性将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。

第三种是“持续对峙,长期消耗”。军事部署长期化,结合严厉的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,慢慢消耗委内瑞拉的国力。这种方案对美军来说成本高昂,对委内瑞拉民众则意味着人道主义危机的加剧,对整个地区而言则是持续的不稳定因素。
第四种,也是所有人最不希望看到的,是“局势误判,冲突升级”。在高度紧张的军事对峙中,一个意外的摩擦、一次通信故障或基层部队的过激反应,都可能成为点燃大规模冲突的导火索。历史上,许多战争都源于事与愿违的误判。
道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